汽车知识百科全集免费版-汽车知识百科全集免费版大全

tamoadmin 0
  1. 认识汽车基本知识
  2. 汽车百科冷知识:汽机油&柴机油的特点
  3. 汽车百科知识:为什么不建议汽车贴膜
  4. 汽车的基本知识

汽车百科

机油是什么? 又是如何工作的?

机油作为润滑介质,存放在油底壳部件中,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机油泵,机油泵加压通过油路运送到各零部件中,如凸轮轴、活塞、曲轴等。在各零部件啮合运行中起到润滑、降温,降低损耗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作用。点火线西凸轮机松曲轴曲柄连杆机构润滑油底壳机油的各指标代表什么意思?

汽车知识百科全集免费版-汽车知识百科全集免费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机油标号

机油标号由两部分组成“xW-xx”,如“0W-20”也是选机油时最基础指标。前数字与字母组合代表低温时的流动性,数字越小流动性越好,低温启动时热车会相对更快,冬季会更加明显;后两位数字组合代表耐高温时的机油粘稠,数值越高粘性越好,高温运转时对发动机保护能力越好。

机油等级

机油等级与环保指标直接相关,等级越高有害物含量越少。当前主流认证标准有API(美国石油学会)和ACEA(欧洲汽车制造协会)两种,API认证登记标志为“S*”,规格有SA/SB/SC/SD.....SN等,字母越靠后等级越高,机油品质越好,如级别SB<SJ<SN。

ACEA认证标志字母加数字”A*””B*“,“A”汽油机专用机油认证“B“柴油机专用机油认证。数字代表机油品质,数字越大品质越好,如机油等级A1<A4。

机油种类

目前市面上机油主要分三种: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

矿物油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油品质量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润滑性能也因此非常有限。半合成机油是通过组合工艺,对矿物油进行溶剂处理加氢处理,杂质更少,润滑性能相比矿物油改善很多。全合成机油是指完全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机油,其成分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成分功能性更强,润滑效果也是最好的。

机油的使用周期

机油更换周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使用公里数和年限。不同车辆及使用不同规格的机油保养周期不同,一般家用车机油更换周期在8000km10000km或一年。两个指标任意达到一个即需要更换。另一个是机油量和机油是否变质,当机油变质乳化或发生烧机油应该及时的补充或更换机油。

机油乳化

机油乳化 是指机油内混入水分造成的机油发白的现象,主要分两种情况,-种情况是机油加注口出现少量白色油状物或泡沫,这种乳化的成因是由于曲轴箱通风等处有水珠凝结,回流至机油油底壳,车辆热车后水分蒸发,又凝结在了机油盖上,通常情况下少量的此类乳化是正常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机油油尺拔出后,油尺上的机油发白,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气缸垫破损,发动机冷却液与机油大量混合造成的,叫做冲缸,此时发动机已经有严重损坏,需要进行修理。

烧机油

机油损耗主要有一下几种途径,其一是由于发动机本身公里数较高,活塞环磨损严重间隙较大,导致活塞环阻隔机油的能力降低,机油从活塞环处直接进入燃烧室。其二是正常的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回到进气系统内,参与燃烧。机油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保养周期内过量损耗是不对的,通过更换高标号的机油,可以缓解烧机油的现象。

如何查看机油尺?

机油尺分为电子机油尺和机械机油尺。电子机油尺相对简单,按照车辆提示操作即可快速查看机油量。机械油尺操作相对复杂,需将车辆熄火置片刻,待机油回流至油底壳;抽出油尺并擦干净,后将机油尺重新插回机油尺套至底部,拔出油尺查看油迹位置,油迹位于上下限之间为正常范围,位于上下限之外均为异常。

机油过量时,会经由曲轴箱通风管路吸入燃烧室,尾气有明显的大量烟雾,长时间下会加重积碳,损伤三元催化器。机油不足时发动机润滑不畅,轻则加剧发动机磨损,重则拉缸导致发动机烧毁。

如何为爱车选择适合的机油?

购买车辆时随车说明书会注明该车适合的机油规格及认证标准。若说明书丢失可查看机油加注口处的标号。

认识汽车基本知识

01

汽车空调系统_压缩机功率并不高

知识点:汽车空调与家用空调的「制冷系统」原理相同,均利用压缩机驱动制冷剂以“蒸发吸热”的原理实现降温。

很多人认为空调的功率会非常高,因为家用空调内外机有硕大的体积,看起来是一种功率非常大的机器。然而这些大号的壳体主要是为了美观而设计,其次是看似很大但是功率很小的鼓风机(风扇)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其核心的压缩机实际并不大,功率也往往只有所谓的“几匹”而已。汽车车内空间狭小,并不需要很大尺寸与功率的风机,所以系统的体积并不是很夸张,压缩机功率实际也只有“几匹”。

02

匹_概念解析

Pferdestarke(德语)_公制/米制马力单位,缩写为PS_匹为音译。

国内通用计量单位为「米制马力」,所以总会有“匹”来称呼。其概念为1马力可在1秒内完成75公斤每米的功,通俗的解释就是可以驱动75公斤物体以“一米一秒”的速度移动。所以马力是个基数很大的能量单位,1PS就能产生很强的驱动力。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功率一般在3kw左右,功率折算为马力只需要「×1.36」即可。也就是说压缩机的马力一般为4PS上下,这对于汽车而言并不会达到影响正常行驶的程度。因为即使最普通的“1.0L-L3型”直列三缸发动机,其峰值功率也能够达到60kw左右;在中低转速区间代步驾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为峰值的~,约为15~20kw——还能带不动压缩机吗?

03

压缩机&油耗

使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会增加油耗,为什么呢?

1:怠速原因!汽车在不使用空调系统时的怠速转速约为800rpm左右,此时的输出功率低至8~10kw。其动力标准只能满足发动机不熄火(自运转),如果这些功率被消耗掉3kw左右,那么燃烧产生的热能推动力就不足以驱动活塞曲轴自运转,通俗的讲就是发动机会熄火。

所以在通过「A/C开关」打开压缩机之后,ECU行车电脑就会主动将转速提升至1100/1200rpm转速区间,以提升转速(进气量与喷油量)燃烧产生3kw左右功率为前提——保证有8/10kw功率满足自运转,以3kw左右的增加功率满足压缩机消耗,而高转速等于高油耗。

2:行驶原因!——动力变差喽!区别于上文所述,怠速时ECU会主动提高转速以稳定不熄火,但是在行驶中的中等转速驾驶已经满足了「高转速高功率_不熄火」的需求,此时ECU就不会在行驶转速的基础上提高转速。那么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仅有“~”的代步转速区间,功率被压缩机占用了3kw左右就会明显拉低性能表现。

汽车加速变得“肉”会影响行驶品质,且排量越小动力越差的汽车感受越明显;此时驾驶员就会不自觉地加大油门驾驶,而油门控制的实际为发动机节气门,油门踩得越深进气量越大、喷油量(油耗)随即升高,这就是使用冷空调会提升油耗的原因。

总结:量产汽车没有“带不动”空调压缩机的存在,某些不装备冷空调系统的微卡微面只是为了降***造成本而已。至于制冷原理也非常简单,压缩机驱动管路中的「四氟乙烷」,这是一种在零下26摄氏度就会蒸发为气态的物质;四氟乙烷被压缩机推动到散热器进行降温,达到干燥罐时进行脱水,在膨胀阀位置会通过压力调节成为更低温的液态。最终在温度高于零度的蒸发器里瞬间沸腾并吸收蒸发器的热量,鼓风机将热空气吹过低温蒸发器降温则成为送入车内的冷风了,家用空调也是这个原理,供参考。

汽车百科冷知识:汽机油&柴机油的特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车。但并不是每一个会开车的人都对汽车有深刻的了解。下面为大家准备了汽车基础知识大全,带领大家成为汽车达人,行走的汽车知识百科全书。

一、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这四大部分组成。

虽然汽车看起来很复杂,有2万多个零件部件组成,但从基本结构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上四大部分组成。

二、汽车术语大全

1、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就是厂家出厂时的质量,包括各种润滑油,机油,随车工具,备胎等的质量。通常就是我们说的空载质量,车重。

2、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坐满人,装满货物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也就是车头最前点到车尾最后点的距离。

5、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一般车外后视镜打开后的宽度不做为汽车的宽度标准。

6、车高(MM):汽车最高点到地面间的距离。长宽高的定义应该都很好理解,就不多做解释了。

7、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轴距是汽车比较重要的参数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车内空间大小的主要指标,轴距越长,车内空间越宽。

8、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是判断汽车底盘高度大小的指标,离地间隙越大,汽车底盘越高,通过性就越好;一般与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起做衡量指标。

9、接近角(度°):汽车前端最下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0、离去角(度°):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1、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最外侧车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打死方向盘)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2、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一般我们在汽车的仪表盘上可以直接看的到车速表,最高车速由汽车最大功率决定。

13、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4、平均燃油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油消耗量。就是常说的百公里油耗,衡量汽车油耗量的指标,是省油还是耗油。

15、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为计算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比方说四轮驱动汽车可以表示为:4*4。一般会在车尾处标示。

16、零公里汽车:意思是汽车从生产线下来后,一直到客户手上时,汽车行驶里程极少,基本为零公里。但现实几乎是不可能,所有目前汽车行业都比较认同的标准是,行驶记录不超过50公里的车,都算做是新车。所以,一般我们去4S店看车,看到那些新车都有短距离的行驶里程的时候,只有不超过这个范围,都不要太过于纠结的

汽车百科知识:为什么不建议汽车贴膜

内容概要:汽油发动机运行特点,柴油发动机运行特点,各自需要的机油特点差异。

知识点1:99.999%的家用代步汽车均装备汽油发动机,国内量产的摩托车100%也是汽油机。这种机器之所以会被家庭汽车用户普遍认可,原因在于发动机足够安全且全车速区间的动力都很充沛。能实现理想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的基础为火花塞·点火系统,四冲程机的运行步骤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步骤参考下图。

注意细节-汽油机点火做功的冲程是不是会有些“迟滞”?也就是活塞开始往下运行后才开始爆燃推动活塞。这种设计可以让机体的运行状态更稳定,因为这种“顺势推”会产生一种势能,可以理解为一定程度的让热能推动力有了方向;结果则是活塞运动过程中的异常振动强度不会很高,活塞与缸壁的磨损程度也就可以理想的控制了。

切入主题-汽机油的特点是粘度不需要很高,因为活塞的振动强度低则对「润滑油膜」的强度要求不高,对机油需要留存在缸壁上的“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汽机油的就会“稀”一些,说白了就是喷射到缸壁上之后会有较多机油因重力往下流动,用于形成油膜的部分不多且油膜强度并不夸张。

知识点2:99.999%的柴油动力(轻中重型客货车)均为柴油发动机,原因为柴机油级用更节油的压燃式点火系统,而且柴油本身的“运动能力”也会强一些。「压燃」的概念是让压缩冲程的行程更大,或者说从下止点到上止点压缩的空气总量更多且压缩程度更强;空气被压缩会产生高温,过度压缩则可以直接达到燃油燃点而直接引燃——燃爆的瞬间活塞将将下行,获得的推动力必然更大。

柴油的燃烧火焰温度为1800℃,高于汽油标准600℃。燃烧温度其实直接反应的是发动机的扭矩大小,所以消耗等量的柴油本就能转化出更大的马力,那么再加上点火的特殊节点则可以大幅提升同排量柴油机的扭矩了。然而柴油发动机总会有「大扭矩·低功率」的特点,通俗的说明就是无法实现高转速,而(转速×扭矩÷9549×1.36)才等于马力,所以低转速柴油机只有低车速加速能力强的特点,高速加速与超车能力是很差的,这是为什么呢?

切入主题*柴油发动机无法实现高转速,因为柴油的“疯狂”以及点火角度的特殊,造成了燃烧做功瞬间活塞等于被“重重的敲击并推动”,热能无序的传导必然会让活塞无规则的振动,在开启下行后才能真正的转化机械能。也就是说柴油机的活塞会与缸壁高强度磨损,而转速越高喷油量越大、燃烧产生的振动就会越强,结果必然是更严重的模式——正常的低转速柴油机磨损已经很严重,想要延缓磨损就得使用高粘度足够“硬”的机油,以实现高强度油膜对机器进行保护。

总结:汽机油粘度普遍低,柴机油粘度普遍高,这是两者的核心区别。 如果汽油机换装柴机油则会出现启动困难、动力下降、油耗大幅升高等问题,因为夸张的油膜会对活塞的运转产生很大的阻力,运行产生的功率在转化为驱动力之前被机油损耗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反之柴油机使用汽机油则会出现异常磨损,因为机油太“稀”——两者不应当互换使用,除非应急才有必要哦。

汽车的基本知识

为什么不建议汽车贴膜

车窗贴膜初衷,海外贴膜热潮,国内贴膜热潮,为什么不建议贴膜。

汽车车窗贴膜几乎成为了「比改项目」,相信99%的汽车在落地后都会给车窗糊上这层塑料。

贴膜的目的往往是商家提出的三点:防止破裂造成二次伤害,过滤红紫外线,保护车内隐私。似乎贴膜的功能真的很全面,但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将其作为“标配”呢?要知道很多品牌影响力不高的车企恨不得把所有的配置都堆到车上,成本低廉的车膜却是个例外。

01 外国汽车贴膜吗?

标准答案:汽车工业同样发达的欧美也经过了「贴膜热潮」,但早已经是过去式。

贴膜的功能如此全面,相信在任何语种的汽车用户都会“欲罢不能”。毕竟汽车作为大宗奢侈消费品也需要保护,使用汽车也得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是现阶段国内汽车用户的普遍认知,那么何时能度过这一阶段呢?——在大部分用户了解汽车玻璃的特点之后!

知识点1:参考《GB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规定,3.2.1款说明客车的前档车窗必须用「双层夹层玻璃」,概念为两片钢化玻璃夹住一层是“PVB/SGP/EVA/PU”等材料的透明膜。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增加前档的强度,车辆碰撞可能要承受最大冲击的正是前档,所以强度一定要高、破碎后一定要为细密的网状。侧窗玻璃则以区域钢化玻璃为主,入门级车辆多使用普通钢化玻璃,但是破碎后同样是网状。

知识点2:有没有发现汽车车窗都不是绝对的“纯透明”,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淡淡的色彩呢?

这种设计是为了提升车窗的「过滤能力」,首先可以100%过滤紫外线(穿透能力很差),其次可以有效过滤掉少部分红外线,这是对车内驾乘人员的保护。

不能否认使用深色车膜可以加强红外线的过滤能力,在炎炎夏日中车内气温可能从50℃降低到48℃,然而又有什么意义?似乎超过30℃就要使用空调了吧。

番外知识:阳光中的红外线会导致灼晒,但这是长时间暴晒的结果。大部分家用汽车用户不会长时间驾车,通过车窗过滤的红外线强度不足以短时间内造成晒伤,所以不用担心这一问题。

同时红外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增长,合理的多晒太阳对身体有益无害,所以这种光线也被称之为“成长光线”。

那么在原车车窗具备车膜的两项功能后,是否有必要为了「隐私保护」再去贴膜呢?

——规则不允许!海外大部分国家不允许使用深色车膜,国内也用了相同的标准;原因在于车内如果发生危险情况,车外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则可能仍让危险指数升级。

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如果车内做出某些攻击准备,结果会怎样呢?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像是美国都只允许车窗贴透明车膜,或者前档顶部的一小条,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晒晒太阳的好。

02 为什么不建议贴膜?

所有使用胶质物粘合的贴膜,包括普通压敏胶与金属喷涂的车膜,其HCOHO/TVOC等物质均有倍数级超标。

甲醛&苯系物是躲之而唯恐不及的,在装修行业中尤其关注这点。但是在汽车上似乎人们就不是很在意了!但要知道室内的空气HCHO的超标不过1倍左右,有气味的TVOC物质通过通风可以在一年左右挥发掉;

然而贴膜的车辆可能会有30~40倍的超标,在夏季关闭车窗驾驶时,覆于车窗内侧被持续加热的贴膜,这就等于车内最大的“排放源”,可怕吗?

重点:车膜本身也有热饱和极限,而且是很低的!

在阳光烘烤下会快速的达到饱和状态,之后膜体本身会成为「热辐射源」。所以通过贴膜降温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除非在低温环境中同时开到阳光下进行段时间后的测试,这明显是刻意而为之,因为阳光下停车总不会是一会半会。

所以汽车不建议贴膜,有弊无利。(如果存在贴膜后可保证数月内随时测试HCHO/TVOC不超标·可以选择贴膜——基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1、 方向盘并不是圆的

汽车方向盘乍一看是圆形的,实际上圆形的方向盘下隐藏着非中心的方向机转轴,方改悉向机转轴更靠近驾驶员,此设计可以为驾驶员腾出更多腿部空间,在驾驶时踩离合或刹车时避免腿部与方向盘接触,提高行车安全;另一方面驾驶员上下车也更加方便,还有就是此设计更容易腾出较大视野给驾驶员观看仪表盘。

所以当方向盘旋转了180°之后就会出现仪表盘视野变小的状况。而对于汽车操控要求较高的跑车,方向盘还会设计成类椭圆形,并大幅减少转弯所需旋转角度,汽车驾驶操控起来更加方便,驾驶员视野也更开阔。

2、刹车踏板比油门踏板高

刹车踏板比油门踏板高,原理很简单,那就是增加两者的辨识度。试想如果两者高度一样,驾驶者就容易错把油门当刹车踩,比较危险。

另外为什么是刹车比油门高,而不是油门比刹车高呢?因为比起油门当刹车踩,错把刹车当油门踩会更加危险。通过让刹车踏板比油门高出20mm左右让车主稍感不适,来提醒他们防止误踩油门。

3、安全气囊的设计寿命只有8-10年

很多车主都知道安全气囊的作用,却不知道它的设计使用寿命,但很多车主会把车辆用到报废都不更换安全气囊。

4、“轿核衫乎车”名字的来历

先说英文名“Sedan”的来历。早在汽车发明之前就有“Sedan”一词,它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塌慧了安全度。

中文名的来历。其实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一样可以显出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5、雷雨天不能加油

在雷雨天气状态下加油,加油枪极易将杂散电流导入汽车油箱,从而造成不稳定汽油的分子运动加剧,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而在加油站中,燃油蒸气浓度相比于其他地方明显要高出很多,如果还继续进行加油操作,燃油蒸汽容易被雷击中,导致车辆和油罐将发生爆炸。

标签: #机油

上一篇成都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成都新能源车补贴目录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