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能无人驾驶吗-小米汽车能无人驾驶吗

tamoadmin 0
  1. 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难度反正是不小
  2. “智能化的下半场”,自动驾驶如何成为新的风口?

就在前一段时间,小米官方宣布要造新能源汽车,在之前手机市场树立的威信,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尝试小米汽车。说起这个品牌我们都知道,这家公司在2019年进入世界前五百强的产业,在我们国产公司里实数不多见,这背后离不开他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都只知道小米的产品都是以性价比著称,相信在造出汽车的时候,保证实惠,而且安全。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有以下几种类型,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新能源这个名词最早在1834年,就在前几年,我们国家的政协会议的召开,提出的互联网+的想法,一时间感觉好多东西,都加上了网络,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为这个问题而感到方便。

再者一说,新能源汽车最终是一个大的趋势,其必将替代现在的汽油汽车,现在的汽车污染性非常大,我们曾提出绿色地球的说法,金山银山都不如我们的绿水家园,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必将普遍,在西北五省里,拥有最多的电动桩的一个省份就是西安,因此这必然是一种趋势,于我而言,我最喜欢的是氢汽车,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以后都会工作,想象自己每天下班之后,开着自己的车,本来就忙了一天了,自己就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带着。这时候氢汽车里是最安静的时候,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疲劳,好好美美的睡上一觉,补充一下,在以后无人驾驶也会普及。

小米汽车能无人驾驶吗-小米汽车能无人驾驶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一家我们国产的公司,当下我们国家的日益富强,国产的东西都可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所以请相信他们。

小米造车会成功吗 难度反正是不小

这款车直接冠以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ADS)名号。和其他厂商的“自动驾驶”以及特斯拉的FSD Beta一下子拉开了距离,这也可见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和决心。在道路中出现了大量无保护的路口左转环节,最可怕的是,中间还有对向来车、后方出现电动车和前方行人“鬼探头”等突***形,车辆做出了借道避让并低速通行的决策,而这恰好是自动驾驶一直不被业界看好的地狱级高难度场景。这操作,有时连人类都无法攀比。

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厚积薄发,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第一, 目前的车辆路线规划还依赖高精度地图数据 ,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能否在全国推广,取决于华为的这套系统能否完成全国高精地图的集。但我估计,一旦这款极狐阿尔法上市,在一线城市的主要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目前我们看到的所有自动驾驶车辆,基本都是在主动安全方面发力,即如何避免主动发生事故;但实际生活中,可能有些事故是被动发生的,比如正常行驶的车辆被对向道路车辆撞击,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还需在被动事故的发生上进行发力, 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比人类自己驾驶车辆更加安全。

第三, 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会让很多岗位不复存在, 比如职业司机,比如驾校,甚至私家车可能都不需要存在了。未来你需要车,只需要在APP上下单,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就会在家门口等你,因为没有司机的费用,所以这种租车可能会非常便宜。不要觉得这个很遥远,前几年我觉得手机支付也很遥远,但现在发现现金支付几乎已经消失。

第四,小米也好,华为也罢,都陆续杀入 汽车 领域,不同的是小米要造的是整车,华为则为整车厂提供技术与服务。在前几年造车新势力相继成立时,他们默不作声、悄悄观察,等行业方向明朗了,他们集体发力。这就是投资中的思路, 不抓第一次机会,只抓第二次确定性机会。

第五,说下最近涨的好的北汽蓝谷,4月份刚过半,它已经涨了近50%。我们知道极狐阿尔法这款车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智能驾驶系统用的是华为的,这是这款车最值钱的两个系统,也是利润最高的部分;而北汽蓝谷可能只提供了车身、机械、底盘系统这些相对来讲比较传统的部分,而这部分利润相对较低。 因此针对北汽蓝谷近期的大涨,切莫追高,极易被套。

“智能化的下半场”,自动驾驶如何成为新的风口?

小米在三月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投资100亿来造车,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汽车界,很多人对小米造车这一事看法不一,虽然有着很好的资本,但造车真没那么容易。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发布会上,小米汽车负责人、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在过去75天里,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才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雷军把这次创业造车比作又一次刷ROM。因为正如其他人劝他们时所提到的,汽车行业非常复杂,投入按百亿计,周期特别长,很容易掉坑里,外行更难。而且别人已经干了五六年,现在干太晚了。“电动汽车,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但是,如何做,这是个更大的问题。资质,这个初入汽车行业的敲门砖,小米还没有拿到。据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像生产智能手机一样,小米将把汽车组装包给代工者。

从专利来看,其专利主要积累在于智能座舱(当然这或许与小米多年来在智能手机领域对用户体验形成的独特洞察力有着密切关系),但在事关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上,小米相对于百度、蔚来、小鹏、理想们而言,有着差距,缺乏落地实践。

对比来看:百度有Apollo,拥有完整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测试里程超700万公里,无人驾驶仅在北京、长沙两地的测试里程已超过5.2万公里。这些积累,有助于其车企合作伙伴以及百度的造车公司集度,获取最佳的自动驾驶能力;蔚来有NIO Pilot,行驶里程累计已超过1亿公里;小鹏有NGP,用户使用里程也在25天内也突破百万公里;华为拥有强悍的5G能力。

铁流认为,小米选择造车,如果是学恒大玩资本运作,或者是玩粉丝经济割韭菜,虽然能收获不菲的收益,但最后只能在电动车市场被边缘化,靠粉丝经济展示存在感。如果学传统车企造车,那么,小米将被五菱、长安、长城、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传统车企打的落花流水。

总的来看,小米造车路上任重道远,对于小米而言,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软件能力是其优势领域,在该领域闯出名堂来是很有可能的,但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其当下能力强项,还需一定的积累。

文/桃李

汽车圈有一个共识——“汽车行业的变革,电动化是上半场,而智能化则是下半场”。如今,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已经蔚然成风,虽然仍旧有新玩家入局,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以不少玩家已经开始将发展目光放在了智能化身上,做好了进入下半场的准备。

为什么智能化一定是在“下半场”

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其发展也到了前所未的未有的高度,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正在逐渐进入一个更智能的新时代,然而汽车智能化却是近两年才开始被关注,这不仅是让人好奇:为什么发展上百年的汽车没有跟上手机的发展步伐,而是在新能源汽车形成规模之后才开始谈智能化?

事实上,从技术成熟度上来看,第一辆纯电动汽车早在1834年就诞生了,而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和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变得更加重视,积累下了大量的技术,到2011新能源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车展中的主角了,并在近两年迎来了爆发。而彼时无论是智能机,还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都还不成熟。

另外,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智能汽车的发展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汽车这一个行业,还包括电子信息行业、硬软件领域、以及车联网、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甚至车路协同、路测单元改造、交通建设企业在内都要进行系统考量。必须得等到各个环节都到达一定的水平之后,汽车智能化才具备相应的基础。

而且从产品本身来说,传统燃油车的机械式结构难以实现对于指令的及时准确响应,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将三电系统作为核心,电信号的广泛使用可以更为精细的调节车辆状态,这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的基础。

不仅如此,电动汽车的结构更为简单,电子电气架构呈现集中式分布的特点,能够实现软硬件的解耦主机厂得以实现对于架构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主导权,便于日后的整车“OTA”升级,在汽车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的环境下,通过OTA升级为车主带来常用常新的体验是十分必要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2022年上半年销售的新车中,每百辆新能源车约有40.6辆车都装备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而油车的比例只有29.6%。

综上,“电动化”实际上是为“智能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导致其很难先于电动化。

智能化的竞争早已打响,抢跑者已建立优势

虽然大家普遍将“智能化”看做是汽车变革的下半场,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率先为智能化发展做好准备的“抢跑者”。汽车智能化大致可以分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个方面,其中智能座舱的发展速度较快,如今已经成为给了众多车企的必备的宣传点之一,而自动驾驶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已成为各位“入局者”的主攻方向。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自动驾驶竞争力TOP15”榜单中,特斯拉位列榜首;自主品牌小鹏汽车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特斯拉智能化表现出色主要还是起步早,成立于2003年,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汽车产品——两门运动型跑车Roadster,随后有陆续发布Model S/X/Y/3 这一系列产品,而早在2016年特斯拉提出宏图第二篇章时,就曾提到过要开发自动驾驶,在车机交互体验、驾驶体验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并于2018年正式上线了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而国内众多新势力品牌此时仍处在“摸爬滚打”阶段,由于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算法、大陆数据等作为支撑,起步较早的特斯拉在这方面积累下了较大的优势。

小鹏汽车则是因为定位的关系,成立之初便想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而且团队成员中有不少是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不错的基础。

根据头豹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得益于更早进入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以及长时间的投入,小鹏汽车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智能化技术壁垒,在目前的新势力阵营中,小鹏汽车在驾驶功能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领导位置。

自动驾驶:新的风口已至

除了特斯拉和小鹏汽车这样已经建立起智能化优势的品牌以外,还有许多品牌在不断为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做准备,比如小米、苹果、谷歌、百度等等。之前很多人质疑小米汽车、苹果汽车至今没有量产车,现在入局已经错过了新能源风口,会不会太迟了?实际上,众多企业准备入局的背后,隐藏着的则是一个新的风口——自动驾驶。

根据工信部制定的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5级。其中,L3级别是指在自动驾驶系统所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车辆本身就能完成转向和加减速以及路况探测和反应的任务,是汽车自动化道路的一次跃升。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迅速增长。据数据显示,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为93.7亿元,同比增长15.3%;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相关企业处测量达1564家,同比增长35.5%。(数据源于中研网)

过去两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急剧攀升,已成为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存在高度绑定的关系,其中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被认为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和关键组成部分,因此,有机构预测,“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相应的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自2015年起持续推出引导自动驾驶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意在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根据头豹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7.327亿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2.6%,巨大的市场规模下,也迎来了大批自动驾驶企业入局,涵盖C端市场和B端市场。

自动驾驶的优点与潜在担忧

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所有玩家都在追求的东西,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主要面向的是个人用户,希望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使用户获得更简单的出行体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百度则是面向B端出行市场。去年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就宣布在成都开启示范运营,涉及10平方公里范围,共设置20个上下车点位,作用类似于出租车和公交。

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性和交通运营效率。据中国国家交通安全委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11495起交通事故,致使5799人死亡,8018人受伤。而自动驾驶可以杜绝人类驾驶中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醉酒等因素,提供多重冗余保障,让安全性显著提升。

同时,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运营,市民可以选择Robobus、Robotaxi等多种高效便利的共享出行方式,缓解道路拥堵情况

不过,自动驾驶技术的到来也让不少人感到担忧——会不会有大批司机失业?事实上,产业的变革就意味着有人需要做出牺牲,如果自动驾驶真的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这是很有可能的,这就好比曾经的“马车夫”会被汽车所淘汰一样。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个时间还比较远。以萝卜快跑为例,高阶的自动驾驶需要达到更高的单车智能水平,而单车智能现阶段仍需要通过堆料来提升,而且想要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其仍处在试点阶段,上下车点也是固定的,并不能做到出租车一样的体验。而且还需要配备一位安全员,这就导致其和出租车、网约车没有本质区别,但体验感却是相差不少。所以,短时间内“司机”这个职业是不会失业的。

写在最后:

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旧面临不少的质疑,去年小鹏、特斯拉曾多次因为驾驶系统导致出现,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愿意将决定自己命运的方向盘交给AI,加上堆料、硬件预埋导致整车的成本不断提升,消费者出现抵触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目前新的风口已至,但是却没有激起太大反响。

总之,虽然这块“蛋糕”很诱人,但想要拿下它绝不是一件易事,毕竟产品配件可以买,但是技术是买不来的,而门槛的提升或许也会导致下半场的竞争或许不会像上半场一样激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标签: #驾驶

上一篇蔚来汽车哪一年成立的-蔚来汽车什么时候成立的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