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天猫官方旗舰店是正品吗-特斯拉入驻天猫官方旗舰店

tamoadmin 0
  1. 是特斯拉瞧不上拼多多吗,还是它不想成为今天的苹果?
  2. 能提不能提?特斯拉“较真”拼多多
  3. 特斯拉配件哪里买
  4. 怎么成为特斯拉天猫会员
  5. 拼多多“路子野”,特斯拉“头最铁”

如果预算只有2万块,想要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爆款新闻,大部分广告公司都会表示这是天方夜谭,而拼多多则给大家上了一课,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性价比营销。

事情的起因是7月中旬拼多多在活动中宣布对5辆特斯拉Model?3车型进行补贴,随后特斯拉官方回应未与拼多多有任何活动合作。之后便是双方长达一个多月的拉锯战,近期则围绕武汉车主是否已经提车再次爆发对立冲突,拼多多方面表示车主已经提车,特斯拉方面则表示这是一条新闻。而在19号深夜,宜买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证明武汉车主已利用家人身份顺利提车,同时保留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事情的真相如同罗生门一般扑朔迷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否会发生反转。对于我们吃瓜群众而言,与其纠结事情的对错,倒不如仔细研究拼团购车背后的潜在风险,或许能够带来更多启发。?

特斯拉天猫官方旗舰店是正品吗-特斯拉入驻天猫官方旗舰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拼团购车背后的风险

根据宜买车昨晚公布的情况来看,武汉车主所提的特斯拉Model?3并非是他本人名字,而是以直系亲属的身份信息完成购车交付事宜,正因如此,此前特斯拉声明的武汉车主提车为新闻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二者之间存在有信息差。

不过以直系亲属身份购车也存在有一定风险,首先是如今的号牌政策是随人不随车,只有现任夫妻之间可以直接变更行驶证,不更换号牌。但如果是其他家庭直系亲属之间无法之间变更行驶证,需进行过户更换新牌照。好在目前武汉并未对机动车进行限购,但未来如果想以此模式在北京等限牌城市购车需提前慎重考虑。

另一方面就在于国家补贴政策,此前为了完善补贴机制,国家四部门针对部分新能源车型提出了运营里程要求,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等申请财政补贴不作运营里程要求,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为2万公里,如果想在团购拼车中以公司运营名义购车,还需要满足国家相关行驶里程要求。

并且从宜买车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购车是以个人名义向特斯拉支付相应款项。一位电商行业运营经理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以个人名义向特斯拉支付款项,意味着拼多多或宜买车无法以公司名义取得特斯拉正规,后续如何把成本入账冲减值得关注。

特斯拉坚持直营模式?

翻阅特斯拉官方的汽车订购协议可以发展,在文中赫然写着“禁止转卖”,否则特斯拉有权单方面解除购车协议,而此前围绕着武汉车主能否凭借团购交车最主要的争议点就在于此。

根据此前双方公布的相关资料来看,大致可以购车流程图如上所示。购车人需先将25万元购车款付给宜买车,后者在此基础上补贴2万元,然后协助购车人在特斯拉的下单。相比较直接与特斯拉达成的直销模式,通过拼多多平台团购车辆的确要经过宜买车这位“中间人”,只不过这位“中间人”是否构成转卖这一特质还有待商榷。

其实早在6年前,特斯拉中国一度想在电商渠道与天猫达成合作,但最终被马斯克叫停,认为这不符合特斯拉的一贯销售流程,为此还导致了当时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和金俊的双双离职。虽然在今年,特斯拉还是在天猫开设旗舰店,但并不销售整车,而是以试驾券和配件为主。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在8月17日晚间于内部作出相应指示,表示拼多多补贴破坏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与价格体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同时他表示特斯拉必须全员行动起来,转发朋友圈并举报不实信息。

对于国内大多人来说,补贴购物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营销活动,也正因如此,爆发之后会有如此多人站队活动方。但对于特斯拉而言,这场风波对其独有销售渠道政策的冲击,最后甚至不惜取消订单来阻止。

目前关于此项活动尚存在不小的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企业双方应尽量和解,甚至探索新销售模式。而对于普通人而言,看清楚团购拼车模式下的风险,远比单纯做吃瓜群众来的更有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是特斯拉瞧不上拼多多吗,还是它不想成为今天的苹果?

任何机动车都是怕涉水的,而且特斯拉的电池都在车子的底部,即使有防水设计,也不能完全避免水分不会进入车内,从而影响到电池的使用。所以尽量不要让车子涉水而行。特斯拉是在201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到了2017年10月18日,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发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7月12日,特斯拉竞拍了上海浦东新区的工业用地,建立中国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到了2020你那4月16日,特斯拉成为了国内3月份新能源车销量的冠军,进而宣布进驻天猫,这同时也是特斯拉国内首家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主要出售的是特斯拉在售车型的定制化专属配件。在2020年5月27日全面下调了全系在售车型售价。

百万购车补贴

能提不能提?特斯拉“较真”拼多多

上个周末,拼多多和特斯拉联手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吃了一个“大瓜”。

先是一位武汉车主爆料说,特斯拉拒绝交付自己在拼多多上团购到的Model?3,一时引发轩然***。

特斯拉解释说,特斯拉中国的网站为唯一指定购车渠道。通过其它途径购得的产品,特斯拉有权终止交易。

随后拼多多隔空回应道:“该车系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签了订购协议,拼多多只是限时秒杀活动的发起者以及购车补贴的提供方,操作并不违规。”

就在吃瓜群众们讨论着特斯拉下一步该如何反击时,没想到只“硬了”不到两天的特斯拉就做出妥协。8月16日,拼多多表示首位团购车主顺利提到特斯拉,并已经上理了保险。算是在与特斯拉的隔空较量中暂时取得领先。

拼多多的万人团购会

从维护用户权益的角度出发,特斯拉的这种“让步”毫无疑问是没有错的。但是,这是否也就意味着,特斯拉间接认可了拼多多的万人团购活动。而此前,特斯拉是立场鲜明地表示要坚决维护自己的直销模式,以及最重要的定价权。

或者是否可以说,直销模式只是特斯拉在目前发展阶段的产物,未来或许会发展成类似于苹果的模式?

特斯拉现在为何不去效仿苹果?

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还不足1%,而它的市值却比全球份额超过10%的丰田和大众加起来还多,很多人对此不解。但其中有很多聪明的人早已将特斯拉视为不只是一家简单的汽车公司,而是比肩亚马逊、苹果的世界级科技公司。

比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对此深信不疑,他此前曾精准预测到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会达到1000亿美元,并一定会达到3000亿美元。只是没想到特斯拉在同一年就做到了市值超3000亿美元的成就。

股价营收比”是衡量一家企业增长预期的重要指标,大众、丰田等主流车企的这一指标均不足1,说明它们的增长预期不太高。而特斯拉的这一指标超过了10倍,直接说明了特斯拉被投资者寄予厚望。

按照电动汽车已不可逆的趋势来看,15~20年之后纯电动汽车将占到1亿辆全球市场30%的份额,而特斯拉将从中拿走25%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特斯拉的销量将从现在的不足40万辆增长到800万辆。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预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特斯拉真的做到了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那么如今引以为傲的销售模式还能延续到未来的15~20年吗?

答案存疑。因为一旦需求不振,比现在多出数十倍的库存将会压得特斯拉喘不过气来。此前它已经感受过这样的压力了。

特斯拉库存周转数变化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导致的运营中断,特斯拉的库存周转天数恶化到25天,环比2019年Q4大幅增长150%,直接导致特斯拉为此付出了9.81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让它的史上最佳一季逊色不少。

这只是特斯拉在交付不到10万辆付出的库存成本,而如果将10换成100,甚至是300。单就运营成本,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所以,目前的直销模式有望在未来被特斯拉大改。或许会变成类似于苹果那样发展京东、天猫、苏宁等核心代理商和多个不同的渠道模式。以后我们在特斯拉的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店或许也可以直接下单一辆Model?3,然后就可以等着快递小哥送货上门了。

现在的特斯拉不去改变其直销模式,或许因为:一是当前的产能状况并不需要特斯拉以外的卖家进场;二是多个卖家进场,为此产生的售后服务的权责界限无法明确划分;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特斯拉目前还是以卖车为主,定价权是其掌控毛利率的重要途径,目前还不想失去这个权利。

那么,如果未来特斯拉不以卖车为主了,它会变成什么?

未来大猜想

很多人将特斯拉比作是汽车界的苹果,但现实是,特斯拉未来的商业模式或许会和苹果走出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苹果的业务构成主要有手机、电脑、平板等硬件收入,可穿戴设备、居家用品和配件收入,以及服务业务的收入。

而随着手机市场的保有量趋于饱和,服务业务的收入将会撑起苹果的未来,尤其对整体毛利率的贡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变化是,在2020第三财季,苹果服务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要高于硬件。

图源雪球APP

这是苹果多年来一手推动起来的大生态正在崛起。按照苹果的设想,其对外销售的硬件将是苹果服务的一个接点,围绕“App?Store”构建的服务生态才是苹果的未来。毕竟,就连微信打赏提成的30%都归苹果所有,这一块的收入才是苹果的毛利率之王,边际成本无限接近于零。

相比苹果,特斯拉的主营业务就单一的多,汽车销售占到了其80%以上的收入,其它收入也几乎不是围绕汽车业务展开,比如储能业务。

如果特斯拉要成为汽车界的苹果,那么它就要在最薄弱的应用生态上发力,去探索未来智能座舱的商业模式,开出发一款与苹果“App?Store”类似的独步天下的应用。

特斯拉能做到这点吗?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时,马斯克可能连想都没想过,因为他压根就不想成为苹果第二,更不要谈论去效仿苹果了。

《硅谷钢铁侠》的作者这样评价马斯克:他可以把复杂的物理概念变成商业,也可以将一份科研成果转化成一家可盈利性的企业。

这是对马斯克的技术天才和经营天赋的完美诠释。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人,对于特斯拉的未来,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而从特斯拉今年以来的变化和马斯克的公开表达,特斯拉的未来或许正在由朦胧变得清晰起来。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首次在财报中公布其全自动驾驶能力(FSD)的收入情况。虽然还没有确认完2016年至今的FSD收入,但毫无疑问,FSD开始赚钱了,特斯拉的业务构成上多出了一块软件服务。

而且,这项业务可能会成为特斯拉的利润奶牛。目前FSD的选装率大概是25%,而马斯克正在想办法提高这一数据。比如他就打算将FSD打包成包月业务从而提高选装率。

此外,马斯克前不久前在社交媒体上还透露特斯拉将行业开放其软件技术、电池技术和动力总成,从行业的竞争者变成所有人的合作伙伴。

尽管有的人认为马斯克的这个想法有点虚情意,但不妨碍为分析者提供了一份无比清晰的特斯拉未来蓝图。

未来,特斯拉或许会成为现如今大众、谷歌、博世的结合体。大众负责卖车,谷歌则强在软件,博世是最厉害的一级供应商。未来的特斯拉则拥有它们的一切。

那么,在未来到来之前,你认为特斯拉会是苹果那样大包大揽的生态型巨无霸,还是集大众、谷歌、博世为一体的无比开放的巨无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配件哪里买

撰文?|?张传宇?编辑?|?老司机

特斯拉“拒交门”已经发酵数天,可谓一波三折,至今仍没有消停的迹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21日,拼多多推出Model?3“万人团购”活动,车辆售价仅25.18万元。

8月14日,有成功参与活动的湖北消费者反映:特斯拉拒绝向其交付Model?3。对此,特斯拉方面给出的说法是,这一活动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因此依据合同约定取消订单。

8月16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拼多多团购车主却表示,已经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办理了保险。

如此差别对待消费者的情况,又为特斯拉“拒交门”蒙上了一层谜一样的色彩。

在事态屡屡反转的表面之下,特斯拉为何如此执着拒绝拼多多的“好意”?拼多多又为何要执意“帮助”特斯拉卖车,甚至还不惜违反后者的交付政策?

扑朔离迷的Model?3团购

特斯拉与拼多多的订单争议,早在7月就埋下了伏笔。

7月21日,在拼多多平台上,一家名叫宜买车的商家推出了“特斯拉中国-Model?3?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万人团购(真实名额为5名)活动,团购价25.18万元,相比官方指导价直降4万元。

随即,特斯拉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并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也没有就此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公司生产的车辆,提请消费者注意风险。

彼时,拼多多方面的回应是:车辆是正品,补贴也是真的。售卖车辆的商家客服也作出回复,称保证售卖车辆为正品。

业界本以为这件事会与其他营销一样,会在多方的争论中慢慢褪去热度。但是,随着5位车主“中奖”,这场被热炒的“团购活动”,在20多天后的交车环节最终搁浅。

吊诡的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发声明很硬气的特斯拉,在实际交付时却未能坚持到底。上海车主成功提车,外地车主难获交付,特斯拉落了个区别对待消费者的名声,也让此次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虽然本身充满了迷惑色彩,但特斯拉对团购说不的初衷,还是清晰可辨的。

“不将就”的特斯拉

在销售环节,特斯拉从来都是苹果直销模式的模仿者和恪守者,秉承着“不将就”的作风:与线上购物平台的合作态度保持克制,对线下渠道大范围拓展。

特斯拉与线上购物平台并非没有合作,亚马逊、天猫两大电商平台先后成为其合作伙伴。但在这些平台,特斯拉只销售一些周边产品及售后件,并不涉及汽车销售。

在线下销售环节,今年6月,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公布了特斯拉中心城市入驻,包括东西南北四大区位,共45座城市。

由此看来,虽然特斯拉与线上平台的合作态度逐步开放,但是掌控最终整车成交的直销模式,依旧是特斯拉不可触动的“逆鳞”,这让线上购物平台难以参与到特斯拉的车辆销售环节。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过去的一年中,特斯拉一直深陷“价格门”的纷扰中,不断变动的官方售价透支了特斯拉的信誉,也造成了不少消费者的观望。因此,希望以稳定价格体系重新找回消费者信任的特斯拉,自然不会让平台渠道再次扰乱自己的价格体系。

随着特斯拉线下布局的延伸,其与线上平台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也在不断降低。特斯拉稳定价格体系的诉求,天然地与拼多多团购卖车的优惠活动之间存在冲突。

而且,从品牌调性上来看,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一直都是以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自居。而拼多多则以满足低端市场的产品需求起家。虽然在电子产品方面的大量补贴政策,让拼多多赢得了部分消费者的信赖,但是在核心受众上,拼多多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显然不想将就,在更为低端的平台上以强调性价比的团购方式成交。

同时,虽然拼多多号称是万人团购,但是最终成交量却仅有5人。除去特斯拉每台2万元的官方补贴,这就意味着,5台车只需要掏10万元,宜买车和拼多多就可以借特斯拉的热度实现一次完美的营销。

显然,特斯拉并不想做“冤大头”,为他人做嫁衣。

稳定价格体系也好,维护品牌价值也罢,特斯拉最终动用“任何涉及转卖的订单,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的条款,强行终止了此次拼多多团购订单的交付。

但是,特斯拉的做法也并非无懈可击。其援引的条款对“转卖”的定义并不清晰,拼多多和宜买车的操作也进行了刻意规避——它们根本就没有买下相关车辆,只是代付者的角色,车辆最终仍是由消费者下单自行购买的。

因此,特斯拉方面并无强烈的底气和明确的信息支撑,认定涉及到的订单是“转卖”行为。或许这才出现了上海消费者成功交车,湖北消费者被拖延的状况。或许,“放一扣一”的行为背后,是特斯拉在意识到自身交易漏洞后做出的试探性妥协。

但这一行为不仅有违特斯拉一直以来的“不将就”态度,也使得特斯拉不得不再次直面汹涌舆情的质问——为何区别对待消费者?为此,8月17号,特斯拉官方最新声明承诺“若该车主通过官方渠道下单,特斯拉将提供一定的弥补措施;如果车主决定***拼多多,特斯拉提供法律援助。”

但眼下,被拒绝交车的武汉消费者,并不准备***拼多多,反而要***特斯拉。

不讲究的拼多多

再看拼多多这边,此番特斯拉的“拒交门”,并不是这家年轻的企业第一次与车企在车辆销售上交锋。

早在今年5月,凯迪拉克就跟拼多多杠上了。起因是,拼多多宣布要在上海五五购物节上,通过大额直降的方式卖一批五五折的耐用品,其中包括55辆凯迪拉克XT5。但没想到的是,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冯旦,在朋友圈直斥其为“翻新车,货。请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注意打”。

不过拼多多的回应却也直截了当,自己是在砸钱补贴卖车,不可能卖车。

后续事情得到了核实,凯迪拉克官方并没有直接参与五五购物节折扣活动,而是由拼多多联合凯迪拉克经销商百联集团共同发起。

尽管嘴上千万个“不愿意”,但是不少汽车品牌的确在拼多多上收获了可观的订单。以五五购物节为例,拼多多汽车业务负责人千羽介绍,截至?5月4?日晚上8点,雪佛兰已经是第4次补货,别克英朗则是第5次补货后再度售罄。5月1日-5月20日,拼多多平台累计产生超过?3,600个汽车订单。

在此后的“地摊经济”热中,拼多多也赶上了一波地摊神车的热销。6月3日,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线“五菱荣光售货车”,首批上线的售货车共计100台,拼多多将为每台车补贴3000元油卡。不到3个小时,首批100台“摆摊神车”就已售罄。

由此可见,从拼水果到拼袜子,发展到近年来拼iPhone、拼AirPods?Pro,到最终“拼汽车”、“拼特斯拉”,“万物可拼”的拼多多试图不断丰富其销售商品的品类,并改变自己低端平台的形象。

虽然,拼多多开创的拼单模式将以低廉价格售卖商品的模式发挥到极致,但是在销售链更长、商业模式也更传统的汽车领域,这样的做法并不见得被每一家整车厂买单。特斯拉就是第一个以官方声明向拼多多说“不”的车企。

抛开销量数据不谈,拼多多在汽车销售领域的一系列玩法,也值得商榷。

比如,拼多多活动页面显示万人团购价,实际却只提供5台车拼团,这种方式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同时活动页面上还注明了,“指导价直降4万元”这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的宣传(实际只补贴2万元)。

这样操作的结果是,虽然最终只有5人“中奖”,但是拼多多却用总计10万的补贴,撬动了大量真实可转化的意向客户,颇有饥饿营销的意味。其实质是拼多多前端用促销误导消费者,后端又以消费者信息去代付的恶意行为。

从这一点看,特斯拉不愿意与之合作的动机,倒也可以理解。

往深处看,拼多多的这种行为,恰恰反映出这家购物平台在国内风评不一的舆论走向。比如,商业战略研究者周掌柜在《拼多多的丛林规则》中就直言,拼多多就是这样热衷于通过群众运动式营销冲击商家的价格体系。方式简单粗暴,一是订单凑数和品牌砍价,二是买断产能低价销售。而《砺石商业评论》创始人刘学辉则对拼多多倍加推崇:同样烧钱亏损,但拼多多与瑞幸咖啡有着本质区别。

这或许是一家起于低端、心向高端的企业所必经的道路,正如当年市场对于淘宝的非议一样,只是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拼多多面临更多的压力与监督。

另一方面,与低调的创始人黄铮不同,拼多多的向上之路,包括营销手段都显得更为“花哨”,缺少对于规则乃至市场的敬畏,往往选择剑走偏锋,这或许才是特斯拉与拼多多之争的根源。

拼多多整车招商经理招聘条件

只是,从拼多多重仓“拼汽车”业务的动作来看,其汽车线上销售的步伐并不会因为“凯迪拉克的怒怼”、“特斯拉的‘拒交门’”而停下脚步。在某招聘网站上,整车招商经理一直都是拼多多想要重金招徕的对象。

也许,就像快手紧密绑定圈顶流周杰伦,试图破圈一样,碰瓷汽车圈顶流特斯拉,也是拼多多改变平台客群结构的破圈手段。只不过,经此一役,拼多多发起汽车销售活动的内部流程,抑或是整车招商经理的招聘要求,是不是也要变一变了?

结语:

眼下,虽然上海团购车主已经成功提车,但这并不影响特斯拉手撕拼多多的闹剧延续。往深层看,双方的战争,有着多重矛盾驱动

一层矛盾,是特斯拉的直营销售模式,与拼多多作为第三方销售平台之间,两种商业模式的差异。不想妥协的特斯拉,造成了两种模式的彻底不兼容。

另一层矛盾,是立足高端的特斯拉,与立足低端的拼多多之间的品牌鸿沟。面对试图跨越这条鸿沟的拼多多,特斯拉选择了拒绝碰瓷。

企业在发展中维护自身利益,当然可以理解。但目前看来,特斯拉与拼多多的吃相,都不甚优雅。

有趣的是,在这场争端中,特斯拉与拼多多都表明自己站在消费者一方。然而无论是被特斯拉拒绝交车的武汉车主,还是被拼多多获取个人信息、购车意图的上万名消费者,都是这场巨头碰撞的牺牲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怎么成为特斯拉天猫会员

特斯拉官方旗舰店。根据查询天猫信息显示,Tesla特斯拉官方旗舰店于2020年4月16日正式入驻天猫,开设特斯拉国内首家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形成售后服务、用车服务、专属配件的线上服务闭环,方便中国新生代互联网消费人群。

拼多多“路子野”,特斯拉“头最铁”

1、首先打开天猫APP,搜索特斯拉天猫旗舰店。

2、其次在特斯拉天猫旗舰店内找到会员页面,点击会员,进入办理会员的界面。

3、最后填写相关资料就可以办理特斯拉天猫会员了。

一瓜未平,一瓜又起。

一纸措辞严厉的公告,将特斯拉与拼多多扰攘多日的“互撕”大戏,再次推向***。

8月19日九点,特斯拉官方发布声明,对昨晚疯传的“宜买车和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作出否认三连。

声明大意是:1.特斯拉从来没有“黑名单”;2.武汉车主提到的车不是被取消订单的那台;3.后来提的车也不是走特斯拉的正规交付流程。

声明矛头更直指拼多多方“自导自演”、“恶意误导舆论”,最后还放出狠话,称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武汉车主后来也改口称,“我以家人名义从重新下了一单,宜买车和拼多多帮我垫付了费用,等之前的退款回来了,正好抵掉”。

在特斯拉的语境下,不仅拼多多、宜买车联合炒作,就连武汉车主也是“帮凶”,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就差没明说,“其心可诛”了。

而从网友反映来看,给双方站队的言论依然不少。

撑拼多多的认为,无论如何,拼多多自掏腰包,特斯拉没少拿一分钱,凭什么不卖给消费者。

站特斯拉的则认为,这事彻头彻尾就没有得到过特斯拉授权,你这是转卖,扰乱了人家的市场渠道。

诚然,拼多多用这种“野路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其目的也是众人皆知:蹭大品牌的流量。

早前拼多多就在没提前打招呼的前提下,“碰瓷”过凯迪拉克。当然,尽管凯迪拉克一开始也坚决否认。但上汽通用毕竟多年湖,身段柔软,合计着也是个卖车的机会,加上拿出来做优惠的车也不多,补贴反正是拼多多给的,顺水推舟就把事办了。

而特斯拉在这事情上,却是个“铁憨憨”。手段之强硬,态度之坚定,给吃瓜群众留下的观感确实也不好。

尤其是这波官方辟谣,明面上是受了委屈,被蹭了还被带了节奏。但反过头来搞“诛心”这种事,绝对称不上高明。

当然,整件事情下来,拼多多肯定是获益较多的一边。毕竟,吃瓜群众才不管你扰不扰乱市场,按不按规矩办事。你给我便宜点,能拿到正品,就是好样的。只要拼多多一直把自己与车主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

同时,拼多多还能借此拉升那么一丢丢的形象,“你看,我们百亿补贴都是大牌,以后别说我们卖货了。”

说句不中听的,拼多多的这种玩法,扰乱人家市场秩序,打破原有定价体系那是一定的。虽然特斯拉钱没少赚,但理就是那个理。

而这,也是特斯拉之所以如此“头铁”的核心关键。

不知道各位还记得否,早在2014年,特斯拉中国就曾与天猫做过一次双11活动。

要知道,这可是特斯拉中国当年力推的活动,有最硬核的官方背书。但后来还是黄了,为什么?那是因为特斯拉美国总部紧急叫了停。

原因,就是因为这活动打破了特斯拉一直坚持的直销模式。压到了那条不能碰的“红线”。

诸如拼多多太low,拉低品牌都是其次。如果开了这头,淘宝、京东、天猫、闲鱼、苏宁以后天天蹭你,哪怕只便宜3000,以后谁还到你买车?

特斯拉经营多年的直销模式,瞬间就会被撬开一个口子,中间硬生生多了一重“中间商”。所以,特斯拉才会不惜被骂得狗血淋头,也坚决刚到底。

功夫拍案

当然,按照中国人偏实用主义的商业逻辑,拼多多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纯粹就是拿补贴换流量,不存在直接盈利的可能,更没有长期持续性。

再者,拼多多这次号称“万人团购”,也不过才成交了5台车。对月销过万的特斯拉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然而,如果我们试着以欧美企业习惯的思路来看这事,这明摆着就是一个原则的问题,你没得我授权,还搞转卖,所以生意我就不做了。

透过这事情,还是多少折射出两种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冲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特斯拉

上一篇东营汽车团购-东营汽车网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