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标志_华为问界车标

tamoadmin 0
  1. 问界是什么意思?
  2. 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3. “解绑”问界,华为以竞合之道能否交到朋友?

有关华为造不造车的讨论一直甚嚣尘上。如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出来解释,也终于算是给这个问题一个准确的答案。只不过,看到这个答案后,有的人会很开心,但也一定有很多人会很郁闷。当然,在理性分析后,你会发现,华为短期内不造车,一定是华为最明智的选择。

今年3月8日, 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宣传海报,并使用了“HUAWEI问界”全新宣传语。随后,在华为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也直接使用“华为问界”这一说法。由此,业界普遍认为,华为或在造车的路上大幅向前迈进,为未来全面主导AITO做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大家期待华为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华为内部却发出不同声音。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发布内部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将有效期延长5年。公告中,除强调“华为不造车”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使用做出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华为问界标志_华为问界车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题来了,“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那是不是可以使用HUAWEI 问界?毕竟,在上,还一直保留着HUWEI 问界M5EV字样。

事实上,关于造车这个问题,任正非之前就做出过批示。2020年11月,任正非签发类似不造车的文件,并强调“华为不造车”,其中内容提及“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有效期为三年”。

从“AITO 问界”到“HUAWEI问界”,这是很多人想看到的,尤其是车主们。在他们看来,华为的标识似乎更有面子。遗憾的是,通过这一次华为内部公告,怕是华为标识上车,最早也将是5年之后的事情了。

3月31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对造不造车一事发表直接看法,表示 :“最近我们确实有些部门、个人、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我们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经过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随意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

当天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在帖子下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明眼人都能看出,余承东这是有情绪、有意见了,只不过是比较含蓄罢了!事实上,华为是否造车,只取决于一点,那就是利益。现阶段,造车也只能得名,而不造车,则可以展开与汽车行业的广泛合作,更大化的逐利。

说白了,余承东的初衷或许也是如此,只不过,随着在汽车行业的不断深耕,开始有了情怀,故而忘了一些最原始的东西罢了。这时候,任正非出来提醒一句,似乎也没啥毛病。

有网友调侃道: 好不容易春暖花开了,这老爷子又给浇灭了。店里本来都贴好宣传品了,车上也贴了,销售介绍的时候也是说HUAWEI问界,这对宣传是很有帮助的。现在全部都要撤掉,那对于一线销售来说又回到过去了。哎。真的太难了,我要是问界的销售都无语死了。

华为不造车的决定无疑是对余大嘴的重大打击,HUAWEI标只挂了不到一个月就要拆除,不但小康被背刺,消费者也一并被伤害,难怪大嘴不服气,而且这次企业的内斗直接被曝光在公众面前,典型的多输局面。

可以预见,接下来两个结果:好的情况是回到三月前,还是联合设计深度赋能,但品牌认知被摧毁;坏的情况是合作降级,最新的技术也不会在问界上优先使用,尤其是鸿蒙座舱的唯一性消失,这样问界的车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不过,我们从问界的销量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数据显示,2022年赛力斯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5万辆,同比暴增2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其中,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推出的AITO问界系列,相继推出的问界M5、M7、M5纯电版三款新能源汽车产品,2022年全年销量超过7.5万辆,也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不过,虽然问界销量暴涨,但赛力斯非但没有扭亏为盈,反而“越卖越亏”。2022年新能源销量暴涨225%,但净利润由去年的亏18.2亿元,接近翻倍来到35亿元。

进入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 1 月份问界销量为 4475 辆,环比下降 55.88%,2 月份问界销量又进一步环比下降 21.86% 至 3535 辆,其中问界 M5 单月仅卖出了 2298 辆,销量创出一年来的新低。

虽然做车确实能够在短期给华为带来不少收益,但是长期下去不利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以及研发攻克技术难题的发展!

有人觉得企业本就是来赚钱的,但是钱赚到了就得做一些事情出来;比如攻克业界难题,在关键性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如果销量不好,那就做取舍吧!

大嘴的百万豪车卖不动了,所以不能把华为的名声坏了,赶紧停下来。

对于此事,你又是什么看的呢?评论区留言互动起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问界是什么意思?

3月8日,问界汽车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品牌名称调整的公告,由此前的“AITO问界”改为了“HUAWEI问界”。这则消息一出,引发了网络的无数猜测,同时也透露着一丝信息,那就是问界将要被正式纳入华为的嫡系体系了,成为正儿八经的“华为出品”。

关于这次改名换姓,无论华为还是赛力斯官方都给出了非常正面的回应,总之就是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这也让所有消费者对问界汽车的前景充满了期望。

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这项品牌战略决策就被“打脸”。3月3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发布内部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虽然2020年11月份任老已经签发过相同文件,但如今再次强调的同时还将文件有效期进行了延长,有效期为5年。

任正非还提出,华为/HUAWEI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设计上,华为标识自然也不能运用到车身设计之中。由此可见,作为华为创始人、CEO的任正非对华为造车的谨慎。

对于这则文件的签发,华为表示主要是为了避免被外界错误地理解为问界汽车就是华为造车的成果,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滥用华为品牌,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将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次日(4月1日),全国的问界门店开始陆续撤除了与华为/HUAWEI标识相关的物料,包括宣传海报、车牌等,同时销售的宣传话术不能提及“华为汽车、华为问界”等字眼。这并不是愚人节的游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划清界限”。

由于问界汽车没有独立的线下门店,展车均布局在华为/HUAWEI门店,随着公告发布和相关物料的撤除,问界汽车似乎也由居住在豪华大平层的亲儿子变成了借宿在富人家中的表亲,地位改变就在一瞬间。而一时之间,似乎也难以认清问界汽车的血缘归属。

非常有意思的是,撤除问界门店的华为/HUAWEI宣传物料的决定是由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的,这似乎也体现了“谁闯的祸就由谁来收拾烂摊子”的道理。

自余承东掌握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的大权之后,不断在拉近华为与问界的关系,例如在华为发布会上发布问界新车,无疑是在外界透露着信息:问界汽车将由华为来主导,所以也很难避免让大家误以为问界汽车就是华为汽车。

从任正非签署“华为不造车”红头文件开始,华为内部似乎统一将矛头指向了余承东,包括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的“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以及新一任的华为轮值董事长、华为千金孟晚舟的点名批评,都在透露着华为内部对余承东在华为与问界的决策方面的不满。

在新势力造车兴起的时代,拥有雄厚资本的华为肯定有造车的实力,只不过当前华为需要面对的问题十分复杂,例如受到制裁,种种客观因素使得华为不得不谨慎决策和拓展业务范围,在“造车”之路的一脚急刹,或许是对华为来说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在这项决策之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问界汽车,从最初的“华为智选”到3月初的“HUAWEI问界”,如今失去了华为/HUAWEI光环的加持,问界汽车销量会出现断层式下滑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销量下滑的HUAWEI问界,其实是造车界最被低估的选手

这个问界有很多层含义:1.界是代表界限,问界也代表华为跨过自己公司的传统领域到了新的领域;2.界代表世界,也侧面反应了华为的野心,要在造车领域问鼎世界;3.界代表境界,问界意指造车同样可以像华为传统领域一样到达一定境界。

问界M5是赛力斯与华为合力打造的高端品牌AITO的首款车,问界M5共推出两款车型,后驱标准版预售价格25万元,四驱性能版28万元。

2021年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问界M5”正式发布。2022年3月,据赛力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问界M5用户交付启动仪式3月5日在上海开启。

3月5日,AITO汽车在全国多城举办交付发布会,正式向车主交付问界M5。

“解绑”问界,华为以竞合之道能否交到朋友?

撰文?|?张瑞辰

?编辑?| 潘?谈

三八妇女节,一个女人欢喜男人忙的日子,AITO问界却在偷偷搞事情。

也就是所有小仙女们享受下午半天法定期的时候,AITO汽车先后在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屹立中央的字眼从“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这波改名属实打了众人一波措手不及,但也正是因为这波改名,问界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与话题。

对此华为官方最新回应称,HUAWEl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截至目前,AITO汽车并没有将所有官方名称都改为“HUAWEI问界”,其中华为商城以及AITO都还没有更改,赛力斯官方社媒上更是都没提这事儿。

但是今天3月9日,HUAWEI问界还规范了车尾标志以及零售门店门头的规范,也就是都加上了HUAWEI的字样。

自己不造车?帮人造好车?

其实华为多次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不造车”,但华为关于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中表示,不造车的时效定在了三年,而现在距离这份承诺到期还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了。

等这份封印一旦解除,华为势必是要在汽车领域掀起点儿波浪的,从这次海报改名就能看出来,华为虽说不造车,但手已经伸得越来越深了,并且之前也就有迹可循。

其实早在2月初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条海报上就出现过华为的字眼,但当时的问界还是冠以AITO之称。随后AITO与赛力斯方面协商决定将品牌话术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很多人不解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话术的更改对于华为和问界的关系来说,起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说是后妈转正了。

之前华为跟赛力斯的合作方式是,赛力斯负责提供车辆的车型、平台以及生产,而华为则是负责对其赋能,也就是加入智能座舱、智驾等,最后在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

而华为全面主导之后,赛力斯与华为签署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大体上内容就是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主导问界,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再由赛力斯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开发以及车辆生产。说白了现在华为在产品力、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对于问界新车型的控制权也相对更大了些,相当于华为是提出方案的甲方,而赛力斯则是负责完成的乙方

虽然华为自己没造车,但一直用赛力斯作为载体实现华为的汽车梦。

华为借赛力斯之手造车,拯救赛力斯

Q:“你觉得问界这车怎么样?”

A:“车机系统是我体验过最惊艳的。”

Q:“M5正好在你的价位区间,你会考虑吗?”

A:“不会,我还是比较低俗的人,车还是人开的,只靠车机打动不了我”

这是今年年初问界降价后我与哥们儿之间的真实对话,可见问界搭载的鸿蒙座舱的确给不少人带来了不错的印象和体验,但是产品力方面还不足与同级相竞争。

要不是依靠着华为,问界M5的原车型赛力斯5基本上可以用工业垃圾来形容了。首先赛力斯这个品牌的知名度本身就不高,再加上背后是东风小康这种登不上台面的“廉价低端”影子,在没有华为参与之前,可以说是要产品力没产品力、要品牌没品牌。

也算是多亏了华为的赋能,当下用户偏向于座舱体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才让赛力斯有所起色,但明显也能看得出来,问界的这几款车型都是赶鸭子上架的,比如更高一级的问界M7,居然轴距比M5还短,甚至连后排出风口都没有配备。

在华为的支持下,问界一度最高卖到1.2万辆的月销成绩,但今年年初这两个月,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很多人因此便开始唱衰华为,在我看来这是缺乏对华为全方位能力的了解。

可以说,上述两款车型都是匆忙上马,很难体现华为的真实实力,应该说华为在造车领域其实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但凡深入了解过华为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的综合实力到底有多恐怖。一个行业越是需要持久性的长跑,华为这样在组织、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都很强的长跑选手就越容易最终胜出。所以想要看HUAWEI问界的真实产品表现,还得等后续发布的新车型了。

鉴于华为和塞力斯在品牌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这个时间点把问界的前缀从AITO改为HUAWEI就好理解了。此前赛力斯与华为签署的深化联合业务协议中也是提及,2023年会有全新的产品面世,届时大概率就会以HUAWEI问界XX来命名了。

其实改名之前,问界早就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就是华为汽车了,就连现在华为门店里的问界销售都直接和来看车的客户介绍这是“华为汽车”。可见华为这个前缀能给问界带来更高的品牌力,让用户更有信任感。全面主导了之后也就多少能撕掉类似‘华为贴标’‘小康换名’这样的标签,说问界是华为汽车也就名正言顺了。

写在最后

一家新势力车企CEO曾告诉我,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他们最害怕的不是BBA,也不是其他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而是跨界造车的华为,因为华为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很强。

虽然目前来看,华为不造车的承诺还是在有效期内的,只不过华为的种种操作都在预示着华为还是会深入造车领域的。通过这三年的摸索,相比华为也摸清了汽车行业的门道,三年内不造车的封印解除后恐怕华为也不会亲自下场,毕竟国家已经不再批准新的造车资质了,并且相关政策表示小米是最后一家申请下来造车资质的车企。往后华为不排除会逐渐控股问界并全面主导该品牌,最终实现真正的HUAWEI问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风华绝代蝴蝶0121,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造车”有一番争论,不过,这次刮的“风”甚猛!

华为虽未亲自下场造车,但已经深度参与到造车的整个环节,严格来看,华为正在“无限接近造车”。之前,华为汽车业务已是动作频频:先是2月江淮和华为的新能源工厂宣布开始建设;紧接着华为透露,与奇瑞基本敲定了智选车的合作意向,并对华为“造好车”的三种模式大肆宣传;3月,华为授权门店更换了一波宣传物料,“HUAWEI问界”标识不仅登上海报,也正式“上车”……当大家正在议论“5年期满”的华为是否下场造车时,“剧情”峰回路转,让所有网友吃了个大瓜。

3月31日,华为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造车禁令”。转折点是广汽集团的一纸公告。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项目变更为自主开发。换句话说,广汽与华为两年前订立的“婚约”正式宣布解除。

也许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内部签发了一份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再次强调“5年内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华为造车一直备受非议,先有车企将与华为的合作解读为“会失去灵魂”,后有华为智选车模式被质疑是“以合作之名行造车之实”。

总之,希望在汽车圈广交“朋友”的华为,这几年并不讨喜。重申“不造车”后,华为是否能打消生态合作伙伴的顾虑,交到更多“朋友”?

合作“裂缝”有迹可循

在一款关键车型的量产节点,双方合作陡然生变,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华为重申“不造车”是对此的一次正面回应。

时间回溯到2021年7月,广汽埃安与华为就联合研发“AH8项目”达成合作,这款车承载埃安品牌向上的使命,首款车型SUV2023年推出。

就在近日,广汽集团突然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的“AH8项目”,从此前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这意味着,该项目的研发将由广汽埃安占据主导权。这是继上汽集团之后,又一家将“灵魂”攥在手中的车企。

一直以来,关于双方合作进展的消息少之又少,与其说,这次“官宣”来得有些突然,不如说,草蛇灰线,双方合作的“裂缝”早就有迹可循。

2022年8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一次活动中吐槽,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价格比较高。“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但发现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由此可见,即使面对广汽这样的国内大牌车企,华为亦是强势如斯。

随着广汽集团的拂袖而去,参与华为“HI模式”的合作车企只剩下阿维塔一家。

一直以来,华为HI模式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顺利。今年2月,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停职,华为车BU CEO余承东接管相关工作。业内就曾分析,这次人事变化让王军成了“背锅侠”,原因是其主管的HUAWEI Inside(HI模式或全栈式方案)业务未达预期。

最早应用HI模式的北汽极狐,也是一家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的汽车品牌,被网友戏称为“极糊”。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直接将极狐排除到华为HI模式合作品牌之外,只承认了阿维塔一家。就在前几日,阿维塔与华为就终端云服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将在终端云服务应用生态、鸿蒙智慧场景生态等领域达成全面合作。

不过,销量刚起步的阿维塔,对华为短期内的销量贡献十分有限。

关于华为“上车”难,余承东现场发言透露出几许无奈,“华为是被制裁的企业,国际巨头不会选我们;新势力出于市值等考虑,不太可能选择我们;传统车企中,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这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果规模不够大,华为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和变现。”

华为“不造车”被重申

HI模式是华为向车企提供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并授权在车身上使用HI的Logo。

HI模式业务没能达到预期,华为只能寄希望于“智选模式”。而“智选模式”是华为与车企绑定最深的一种模式,已介入到产品开发和渠道售卖中。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就是华为“智选模式”的样板标的,自2022年3月交付以来,AITO问界不到一年卖出了7.5万台。

余承东曾提及,智选车业务在华为内部是可以做到盈亏平衡的,目前车厂出现“有些亏损”是因为规模太小,并将销量100万台设定为盈利平衡点。“我认为2025年可能会做到100万台,这也是自己主动给公司提的目标,希望2005年能够盈利。”

那么,如何实现100万台目标呢?凭借赛力斯和尚未敲定合作的江淮、奇瑞等几个品牌,显然是不够的。余承东之前强力推广“华为问界”也源于此,他坦言,“当时叫‘华为问界’是想成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困惑。因为现在是赛力斯生产,马上还有奇瑞、江淮也会生产搭载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

敢于夸下海口的余承东,终究是太过急功近利。毕竟,华为造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能直接“***”到汽车中来。

有消息称,华为内部也对余承东的“造车”进行了批评,称其严重违背了公司战略。汽车业务强拉上华为做背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趋势——以牺牲华为品牌来消费大众,一旦做砸了,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一年前,就发生过赛力斯华为智选5车主集体***的,车主称车辆无法升级到鸿蒙OS系统、车载WIFI功能缺失,指责赛力斯涉嫌虚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车主表示,当时买车是冲着华为品牌去的,但赛力斯5的车机系统令人“心寒”。

“不造车”的华为,首先可以省去售后服务的各种麻烦。

其次,新能源业务也没想象中乐观。即便新能源最红火的2022年,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51万辆,与此前定下的“20万辆考核标准”相差甚远。今年1月、2月,赛力斯汽车销量分别环比下降了55.79%和21.94%,这是过去一年内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这与余承东的2025年实现100万销量的目标也偏差极大。

再者,造车本身是个“无底洞”,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而且行业内“卷”厉害,即便是大手笔投入也未必能取得最后成功,在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前,华为终究放下了“挣快钱”的想法。

由此可看,华为短期内造车是行不通的。华为“亲密战友”赛力斯也站了出来,一边替华为造车“喊冤”,一边借势宣传一下自己。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称,“我们的合作模式是真正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的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跟华为造车是两回事。华为确实没有造车!”

严查滥用“华为”品牌

华为遭遇制裁时,确实有过一段迷茫期。正因此,华为才会不惜重金开发汽车业务,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如今,高喊“过冬”的华为更加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不再“病急乱投医”。

在华为业绩发布会上,一个细节引起了小艾的注意。今年,华为首次通过产业组合的方式公布了经营报告,包括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这五大产业组合在2022年分别营收3540亿元、2149亿元、453亿元、508亿元和21亿元。

肉眼可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在整个营收大盘中,微不足道。如果因为这项业务而过度消费了华为品牌,不值当!华为高层也终于忍不住对余承东滥用华为品牌一事开始了痛批。

先是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签发文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除此之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紧接着,在华为业绩发布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回应AITO问界变成“HUAWEI问界”一事时,用了非常严厉的措辞。“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小艾周末走访了华为线下门店,相关海报、车型资料以及销售话术都进行了调整,展车上的“HUAWEI问界”贴纸不见踪影,销售人员介绍时已改口问界品牌,但与客户在私下沟通时,仍时不时会强调一下问界与华为的渊源,“问界车型都是华为主导设计的”。

华为真的不再造车了吗?一位前华为员工告诉小艾,华为是一家典型的“既要又要”公司,现在的“苦肉计”可能是为了不断试探,一旦风向变了,会马上调整动作。

爱点评

对华为来说,“半路出家”去造车实在是没有太多胜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短期内也无法成为营收支柱,所以,任正非才是“人间清醒”,重申“不造车”是竞合之道:少树敌、多交友。关于华为造车,大家的关注点说到底是华为品牌,但对华为“三电”系统到底如何却知之甚少。如果哪一天,华为能让消费者真正感知到产品的强大,那时候才可以说在汽车领域已有了“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驾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标签: #华为

上一篇汽车炭包汽车除味,炭包真的能去除车内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